旋膜除氧器的使用中導致水位變化的原因有哪些?
廢寢忘食,惜時如金;不慕利祿,甘守清貧;嚴謹求實,敢于創新,告訴我們宏慶公司的產品技術也需要不斷探索,勇于創新。
旋膜除氧器的工作原理
旋膜除氧器 (又稱膜式除氧器及水膜式除氧器 )是一種新型熱力除氧器,是用汽輪機抽汽將鍋爐給水加熱到對應除氧器工作壓力下的飽和溫度,除去溶解于給水的氧及其它氣體,防止和降低鍋爐給水管、省煤器和其它附屬設備的腐蝕.可用于定壓、滑壓等方式運行。并且具有運行穩定,除氧效率高,適應性能好等特點。適用于各類電力系統鍋爐、工業鍋爐給水及熱電廠補給水的除氧旋膜改進型除氧器是近年來研究并推廣的一種全新結構除氧器 。其設計主要是將原射流式改為旋射膜式,是集旋膜及泡沸縮合為一體的高效能新型除氧器,具有除氧效率高,換熱均勻,耗氣量小,運行穩定,適應性能好,對水質、水溫要求不苛刻等優點,而且可超出運行。
給水回熱系統中,是利用化學或熱力學原理去除水中的氧氣,使給水加熱到飽和溫度,能去除給水中溶解氣體的混合式加熱器。是鍋爐及供熱系統關鍵設備之一。如除氧器除氧能力差,將對鍋爐給水管道、省煤器和其它附屬設備的腐蝕造成的嚴重損失,引起的經濟損失將是除氧器造價的幾十或幾百倍。
除氧器根據除氧器工作壓力分為真空式除氧器、大氣式除氧。根據除氧器構造分為:旋膜式除氧器、填料式除氧器、淋水盤除氧器等。根據除氧器樣式分為有頭常規除氧器、無頭內置除氧器等。
除氧器的結構是由除氧頭和水箱組成。除氧頭的結構由外殼、旋膜器組、水篦子、液汽網、蒸汽分配盤、汽水分離器六大部分組成。水箱由主體及附件組成。
1、外殼:是由筒身和沖壓橢圓形封頭焊制成。
2、膜器組:由水室、起膜管、凝結水接管、補充水接管組成。起膜管、下水管材料均由不銹鋼制造,常年運行無需檢修,也是除氧器主要部分,98%的氧由此除去。
3、淋水篦子:經起膜段除氧的給水及由疏水管引進的疏水在這里進行減流二次分配,使水呈均勻淋雨狀下落,從而保護其下部液汽網。水篦子空間面積不小于總截面的50%,不銹鋼結構,常年運行無需檢修。
4、填料液汽網:是由相互間隔的扁鋼帶及一個圓筒體,內裝兩層高度特制的O型0.3mm不銹鋼扁絲網,給水在這里與二次蒸汽充分接觸,加熱到飽和溫度并進行深度除氧,以保證除氧水中含量。
5、蒸汽分配盤:主加熱蒸汽由此接進,規則均分型結構能很好保證加熱質量,使加熱蒸汽呈現均分狀態其在無節流工況下上升加熱軟化水,達到飽和溫度下工作除氧。
6、汽水分離器:由不銹鋼填料組成內網,外殼設計為通氣型結構,能有效的將排氧時的汽帶水分離回流,是排汽不帶水的必不可少部件。
7、水箱:是由筒身和沖壓橢圓形封頭焊制成,內部設置加強圈,底座固定在預制的工作臺上,一端固定,另一端為安裝膨脹滾體裝置。水箱上設有檢修人孔、安全閥接管口、排水口、再沸騰管口、水封筒口、水位計接口、壓力表口、溫度表口、用水口等。
8、水封筒:除氧器水封筒是一個多級水封,內筒和外筒水位差來保持一定壓力下的密封,在開始時需要補水,運行時如果發現冒汽現象也需要補水。除氧器水箱滿水時,可經水封筒溢水。當除氧器超過正常工作壓力時,水封筒動作,先將存水壓走,然后把蒸汽排出,這樣就起了防止除氧器超壓的作用。
通過以上旋膜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及結構組成,及客戶運行使用時變化使我們更清楚的了解導致除氧器水位變化的原因:
〈2〉除氧器進水量變化(除鹽泵出力及鍋爐投用除鹽水冷渣及冷渣設備事故放水);
〈3〉單元運行給水泵出口流量變化;
〈4〉放水門不嚴或誤開;
〈5〉負荷變化;
〈6〉補給水量變化;
〈7〉對外供熱汽量變化,如燃油加熱,30萬機泵用中壓站新汽等。